华大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校博士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朱舒娴来源:化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点击数:

        日前,在导师宋秋玲教授的指导下,化工学院新一代物质转化研究所宋秋玲课题组2016级博士研究生麦少瑜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以“Copper-Catalyzed Divergent Synthesis of Disulfanes and Benzenesulfonothioates Bearing 2-Aminofurans From N-tosylhydrazone-Bearing Thiocarbamates”为题发表研究论文(DOI: 10.1002/anie.201704091)。

        这篇文章首次报道了以邻位含有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对甲基苯磺酰腙A为反应底物,并利用廉价的铜盐作为催化剂,实现了金属卡宾与硫代羰基的[1+2]环加成/开环/[1,2]氢迁移等的一系列串联反应,高效地构筑一类含有2-氨基呋喃二硫骨架的有用的化合物B,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为含有该类结构的重要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对甲基苯磺酰腙经过Bamford-Stevens 反应得到的对甲基苯磺酰负离子(Ts-)过去通常都作为反应的副产物被浪费,而在本反应中又能够再次得到利用,在可控的条件下合成对甲基苯磺酰硫酯C,其中对甲基苯磺酰硫酯C又是在C-S键构建过程中重要的一类硫化试剂。最后,通过该策略合成的2-氨基呋喃二硫化合物以及对甲基苯磺酰硫酯均能转化为各种有价值的、具有生物活性分子骨架的化合物,进一步体现了该方法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应用价值。


    图1:铜催化合成二硫化合物和对甲基苯磺酰硫酯

        含有2-氨基呋喃二硫骨架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一步快速构建该类结构单元是有机合成的极具挑战性课题之一。目前的文献方法主要依赖于后期的硫化反应制备,因此往往需要预先合成较为复杂的高度官能团化的2-氨基呋喃骨架。该工作则以相对简单易得的水杨醛为原料,巧妙地以廉价的氨基甲酰氯作为S、O、N和C的来源,采用铜催化卡宾反应策略,通过金属卡宾反应和开环氢迁移反应的串联,实现了2-氨基呋喃二硫骨架的高效构筑。


    图2:具有2-氨基呋喃二硫化合物骨架的天然化合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华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计划等项目的大力资助。

        《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创刊于1888年,近几年SCI影响因子均高达11以上,是国际化学类最具权威的两大顶级期刊之一。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704091/abstract;jsessionid=3BA41D9C016DB2F9DF07CB64E7801A76.f03t01


    上一条: 我校代表参加首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混合式教学研讨论坛

    下一条: 研究生承志英才学科竞赛奖励首批名单公布